近年来,我县持续统筹文化阵地建设、不断放大艺术创作“响水现象”、多维深耕讲好响水红色故事,在强化文化惠民生上下功夫。
持续打造“响水文脉”阵地建设。提升黄海书院、县博物馆、吕恩谊艺术馆等文化阵地建设服务功能配套。加强社会合作,打造图书馆“响水文脉”专题书柜,培育新型阅读空间……同时,不断放大艺术创作“响水现象”。一方面,打磨提升大戏《好人周仁甫》、小戏《解决问题》,启动《云梯关》剧本创作,擦亮“中国小戏艺术之乡”“中国诗歌之乡”两块文化品牌。另一方面,深入挖掘本土资源和传统工艺,提升费氏肉松技艺工坊、景泰蓝掐丝珐琅画、海派玉雕等非遗项目品牌效应,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。其中,费氏肉松技艺工坊入选首批省级非遗工坊,县文化馆、县图书馆艺术中心馆入选2023年江苏省“最美公共文化空间”打造对象,灌江口书院被市委宣传部纳入“盐渎书房”示范项目。
讲好响水红色故事,也是我县推进文化赋能的良方。注重加强红色文化的赓续发展,强化全县红色资源挖掘、保护、利用。加强对淮北盐场人民烈士纪念塔、“二·六惨案”纪念碑、县烈士陵园等8处革命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利用,推进陈家港战斗指挥所旧址及国耻碑的保护修缮提升工作。此外,加强红色精品创作,编排淮海小戏《血染季家圩》,打磨提升《黎明前的枪声》等红色节目,从而更加丰富响水红色文化底蕴。
据统计,去年我县开展文化惠民巡演300余场,全年送戏下乡180场、送展览下乡120场、送电影200场,进一步集聚人气,吸引更多群众参与文化活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