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两年来,我县始终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之路,积极投身生态建设,逐“绿”而兴,坚持捧牢生态资源“金饭碗”,用好绿色发展“金钥匙”,向海图强,铸就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之路,持续打造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,进一步擦亮中国式现代化响水新实践的靓丽生态底色。
良好的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基石。盐城港响水港区作为驶向“深蓝”的重要桥头堡,在打造绿色港区上精心组织、统筹谋划,聚焦货船进出港、码头污染治理等方面,积极构建全过程生态循环物流体系。
矿土资源是进出码头的“常客”,运输及存放过程中极易产生扬尘。11月20日上午,记者在盐城港响水港区码头看到,场区内物料均已覆盖,智慧喷淋系统有条不紊地运行。为加强环境保护,该码头作业区配备了3台负压料斗和3台喷淋料斗,并依据作业货种合理调配使用。此外,还建有8套粉尘在线监测系统进行实时监测,为港区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尘屏障。据响水港港务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经理史宇鹏介绍,响水港码头的岸电系统建成投用后,大大减少了废气的排放。同时引进了十台新能源集卡,大大降低了废气和二氧化碳的排放,港区生态环境显著提升。
盐城港响水港区码头扎实推进港区扬尘治理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,彰显了我县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的精细化治理水平。在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征程中,越来越多有责任感的企业正积极投身其中,为守护蓝天贡献力量。
国家能源集团陈家港发电公司,针对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,进行了技术改造。同时,在2020年-2023年完成了煤棚全封闭改造项目、液氨改尿素项目、宽负荷脱硝改造项目,消除了重大风险源,降低了污染排放。“好比说脱硫,从原来的50毫克/立方米降到了35毫克/立方米,脱硝从原来的100毫克/立方米降到了50毫克/立方米,尤其是除尘,也从原来的20毫克/立方米降到了4毫克/立方米。这样就保证了我们的排放大幅度降低,大大改善了当地空气质量。”国能陈家港发电公司安全总监周永刚介绍说。
逐梦蓝海,生态修复成为我县发展绿色海洋经济的一块“金字招牌”。围绕生态保护和循环经济双管齐下,下足“绣花功夫”,推动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。响水永能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生态修复区位于新淮河以北,濒临黄海,自修复区建成至今,经过两年来的修复,目前已形成一个稳定的湿地生态系统,全年能支持6000多只雀形目、鹳形目等11目鸟类的栖息或繁殖,已成为盐城珍禽保护区一处鸟类热点区,综合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。
“今年上半年,南大环工院对我们生态修复区进行了现场勘察,鸟类监测已近万只,生态修复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。”响水永能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安全负责人邢鈜星介绍说。
污染防治攻坚战,一头连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,一头连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是道“必答题”。八载治污攻坚中,我县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持续开展污染防治“首季争优”“春夏攻坚”“百日攻坚”“一河一策整治”“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”“黑臭水体专项整治”等专项行动,推动“美丽海湾”“两山基地”等生态环境创建。目前,全县国、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Ⅲ类,空气质量持续改善、近岸海域水质持续稳定达Ⅱ类、土地安全利用率10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