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一员,“十三五”时期,常州抢抓“一带一路”、长江经济带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,精心打造精美常州。
5年来,共完成各类市政建设项目61个,完成概算投资达105亿元。其中,市政道路工程项目40个,建设总里程达61.89公里。机场路快速化改造一期工程的建成,为常州高架道路里程又增加了7.6公里。完成生态绿城建设项目21个,增加绿地面积达125.29万平方米。
5年来,常州住房保障工作保持领先前行,硕果累累。常州市住房保障工作起步较早,在全省率先实现中心城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,住房保障工作做到了在市内有特色、在省内有位置、在全国有影响,开创了别具一格的“常州模式”,常州市民在“居者有其房”方面幸福感满满。
5年来,常州供水、供气、照明、排水等公用事业,稳步发展。早晨起床,拧开水龙头享受洁净的自来水;中午,打开煤气做一锅美味热饭菜;下班驱车,环城高架上一排排LED路灯如灯火通明的长廊,照亮回家路;雨天出门,不必担心积水漫溢打湿裤脚……常州公用事业在助力人居环境全面优化、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的同时,还构建了良好营商环境,助推城市经济加速发展。
5年来,常州着眼乡村振兴发展战略,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严格对标建设,积极推动特色田园乡村从“试点示范”向“试点深化”与“面上创建”并轨转变,着力打造乡村特色品质,努力构建特色田园乡村“伴城伴乡”的发展模式,有效助推城乡融合发展。
5年来,常州作为首批省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示范城市,在创建期内共完成20个改造项目,合计改造面积67.99万平方米,节能量达7311吨标准煤,年节省电费1949.2万元,还同步开展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相关政策、技术标准及科研等配套能力建设,完成专项规划、政策、技术、产业发展等5个课题研究,在全省树立了较好的示范标杆。
5年来,常州共开工建设4266个建筑项目,面积11796.3万平方米,“常州建造”品牌的含金量和影响力不断提升。常州深入推进建筑业改革发展,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,大力推行精益建造、数字建造、绿色建造、装配式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,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品质,为常州城市发展和繁荣搭建更加牢固的“骨架”。
5年来,常州新增人防工程336万平方米,完成省政府下达常州“十三五”竣工计划的181%,是“十二五”末人防工程建设总量的0.79倍,其中完成专业队工程24.97万平方米、医疗救护工程8.33万平方米。
“十四五”时期是常州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起步期,是推动高质量发展、建设“强富美高”新常州的重要阶段。市住建部门将更加坚定、更加自觉、更富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,根据市委、市政府提出的“高质量发展、高品质生活、高效能治理”要求,着力推进美丽宜居常州建设、市民生活品质建设、创新服务能力建设,全面提升队伍建设和工作效能,力争取得“六个新突破”。
在城市发展方式上取得新突破。按照规划有高度、建设有厚度、管理有力度、城市有温度的要求,统筹推进新城建设和老城改造。以老城厢复兴发展为核心,打造宜居美丽城市。以“公园城市”的理念,精心打造“一环三轴十片区”,让老城厢实现从“建起来”到“美起来”再到“热起来”的蝶变。加快构建“大动脉”、打通“微循环”,全面打通断头路瓶颈路,完善无缝有机、内畅外通的路网体系。全面开展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,力争实现常州绿建工作向多方位、超低能耗、全生命周期转型,促进城市宜居宜业高品质发展。
在住房体系建设上取得新突破。优化住房供应结构,促进房地产市场价格合理、供需平衡、风险可控、运行健康平稳。完善公共租赁住房政策,探索扩大住房保障范围及网格化管理,并大力培育和规范住房租赁市场。基本完成棚户区(危旧房)改造工作,并完成天宁、钟楼区“大板房”治理工作。加快绿色社区创建和社区设施短板建设工作,计划到“十四五”末,社区实现整洁、舒适、安全、美丽全覆盖。
在公用服务品质上取得新突破。重点推进郊区、农村等薄弱区域的污水、燃气、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,提升向下服务能力,促进城乡统筹,共享建设成果。关注常泰通道建设,强化供水应急与节约用水管理;完善天然气输储体系;加快推进市区污水系统提质增效、老旧小区污水管道更新改造、城市照明质量专项提升等项目建设。重点强化水质安全、排水防涝、冬季保供、燃气安全生产等安全管理工作。继续指导和督促相关企事业单位提标增效、创新服务,为优化常州营商环境作出新贡献。
在行业管理改革上取得新突破。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实施全流程、全覆盖改革,运用互联网+政务服务、互联网+监管,在全省率先推行人工智能辅助评标,更好更快服务企业和群众。鼓励建筑企业向专业化、精细化发展,推动行业转型升级,开展“绿色建筑+”,落实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模式,完善建筑市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建设。打造“党建引领
阳光物业”品牌,实施一批解决老百姓难点、痛点问题的物业服务项目,坚持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走在全省前列。全面推广市物业管理公共服务平台,通过物业矛盾在线化解、物业纠纷联动指挥,实现管理服务阳光透明,推进物业管理高质量发展。
在乡村振兴发展上取得新突破。聚焦功能完善,加快实现城乡人居环境的有机衔接,促进村庄“美丽”水平和“宜居”品质不断趋于均衡发展。持续放大特色田园乡村示范效应,努力把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成一个满足城市人“田园情”、满足乡村人“城市梦”的地方,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竭的力量。统筹推动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,探索建立常态化农村房屋建设管理制度,全过程规范农房建设和管理使用,不断提升农房建设水平。
在人防联动建设上取得新突破。坚持“平战结合”理念,强化人防建设的战略地位,打造人防建设综合联动格局,促进全市人防建设又好又快发展。完成新一轮人防工程规划编制,建成新的市级基本指挥所,加快防空专业队工程、医疗救护及人员掩蔽工程等建设。推行“市-区-街道-使用单位”分级管理模式,逐步建立以社区为依托,上下联动、齐抓共管的管理新网络。进一步完善市、辖市(区)、街道(镇)三级指挥体系和指挥部编成,加强群众防空组织建设,按规定组织相关演习。